国窖1573相信大家已经相当熟悉,它是泸州老窖系列酒之形象产品,源于建造于明朝万历年间(即公元1573年)的“国宝窖池”,其采用蒸馏酒酿造工艺,酒质无色透明、窖香优雅、绵甜爽净、柔和协调、尾净香长的极佳品质,于2001年,获钓鱼台国宾馆指定为国宴用酒。而这具有400年以上窖龄的“国宝窖池”在1996年11月,国务院就已明令分发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予以保护。该窖池群历经400多年连续使用至今,已成为中国白酒文化之签定标准和(固态)蒸馏酒酿造工艺发展的活文物见证,故为“国窖“;
然而,大家所不熟悉的是,国窖1573的前身其实就是泸州“同发生酒坊”生产的泸州老窖大曲酒。那么今天99就要从国窖开始追根溯源,再谈谈酿酒的技艺与传承。
千年老窖万年糟
明末清初,泸州的“同发生酒坊”酿出的泸州老窖大曲酒可谓是行销全国,当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,其创办者赖家因卖酒获利丰厚,其后又先后开设了钱庄、纱厂、盐号和学堂,在泸州富甲一方,号称“泸半天”、“赖半城”。好窖出好酒,也正是有这口好窖,才有了泸州老窖大曲的辉煌。那么,问题来了,什么是窖?
窖池是我国白酒酿造的必备设施之一,它们见证着古老酿酒技艺的延续,也见证着现代白酒行业的不断革新。所谓窖池,其实就是个“坑”,而这个“坑”就是用来酿酒的。大家都知道,白酒是用高粱等粮食酿出来的,而窖池这个“坑”,就是把粮食变成酒的关键地方,简单的说就是:把粮食放进“坑”,粮食在“坑”里发酵变成酒糟,酒糟出“坑”便能蒸馏出酒。
“千年老窖万年糟,酒好全凭窖池老”,这就是为什么“同发生酒坊”的百年老糟坊能出好酒的原因所在。那么,问题又来了,究竟为何只有老窖才能出好酒?那99不得不提到这位了,他就是“同发生酒坊”第十五代嫡系传人--赖高淮。
赖高淮1934年出生于酿酒世家,其父赖吉临正是“同发生酒坊”的第十四代传人,也就是让泸州老窖大曲酒风靡全国的那位响当当的大人物。赖高淮年幼时可谓是家境优越,衣食无忧,然而在新中国成立后,曾经的酒少爷变成了烤酒匠,赖高淮以20岁的肩膀挑起了三百斤的担子,第一次在童年的酒坊里,体会到了快乐之外的艰辛。中国的酿酒绝技,自古以来没有任何文字记载和科学依据,完全凭借实践经验和感官判断,师徒相授,进行技艺的传承,因此酿酒的奥秘,成为了千百年来无人能解的谜。而从小在槽坊中泡大的酒少爷赖高淮,为了追寻一个童年记忆深处的谜题,踏上了解开谜团的艰辛之路。
酒少爷破译酿酒技术“黑匣子”
爱观察、爱记录、爱思考是赖高淮和其他烤酒匠的不同之处,做完活儿,别人都是闲聊喝酒休息,他却在整理笔记,一摞摞发黄的笔记资料,见证了赖高淮的理想和努力,而这也奠定了他成为一代巨匠的基础。
正是这样的“多看、多记、多想”,让赖高淮挽救了泸州老窖国宝窖池群不出酒的难题。1961年,掘建于1573年持续酿酒400年的“活古窖”泸州老窖窖池群滴酒不出,数百国内外专家束手无策,倒窖事件震惊全国。赖高淮带领攻关组解决了老窖不出酒的疑难问题,以自己酿酒的经验与天赋,挽救了濒临荒废的国宝窖池,而这也让他最终发现了决定百年老窖出好酒的秘密——“窖池中的微生物群”。
经过多年的观察与研究,赖高淮发现,泸州特有的泥窖窖出的白酒浓香四溢,窖池用久了,泥里面含有丰富的微生物菌群,而正是这些菌群让白酒有了不同香气和味道。为此,他首创人工培养老窖泥,为浓香型白酒的发展,打开了大门。
传承技艺 无私奉献
为了将技艺传承下去,赖高淮已经在全国各省区培训酿酒科技人才8000多人;58岁被世界权威酒业董事会授予“国际酿酒大师”称号和证书;为唯一华人国际酿酒大师;73岁被评为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泸州老窖酒酿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”。
不仅如此,赖高淮下定决心,要将中国白酒的酿造技艺一代代传下去,在有生之年要做出传世作品,做真正的中国白酒,将祖传秘方发扬光大。当然,他也早已经付诸实践,他曾用3年时间不间断地印证并恢复了“同发生”的泸州老窖大曲酒祖传秘方,并将其定名为“中国窖父”酒。
全国服务热线:400-030-1961
窖父酒全国运营中心: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前进上路184号
工厂地址: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黄舣镇中寨村一组99号
Copyright © 2024- 2027 泸州市窖父上应酒业有限公司版权所 蜀ICP备2024086739号